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易一心意 于 2014-10-13 15:30 编辑 2 _7 F4 C$ M) ]& [. g
" [ ] Z0 b) n" j5 F/ E, V6 Z! h! h
蕙兰解佩梅,葶高干细,肩平捧白,色绿香浓,为一辈辈养兰人所赏识,海内外养兰的以拥有解佩为荣者不乏其人。至于它的发现还有一个美丽而传奇的故事。
" s1 S7 ]0 s2 S/ x8 i4 }- {4 p. D, j+ S: d+ w8 G# p2 F v& }' h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浙江绍兴有一张姓人家,主人张先生满腹经纶,原本为官,因为人正直,不附权贵,遭奸人陷害,虽保得性命但被革职罢官闲赋在家。自此对官场和仕途十分看淡,几次起用,均不奉诏。平时生活节俭,乐善好施,除收几个弟子授业以外,喜欢莳养兰花,淡泊明志。
1 I4 ~6 {# l! O, \8 C$ ~: k4 r) R1 N& v! M
一年春天,张先生带几个学生去郊外踏青,顺便去山里采挖兰花,时近黄昏正准备收集回家,忽然间随风传来一阵妇人的啜泣声,听去是那么的伤悲,张先生急忙装好兰花,收集好工具,循着哭声奔去,只见林中山石上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衣衫破旧,闭着双眼只顾哭泣流泪。张先生连呼数声,老妇人不作回答。一位学生说:“老奶奶,我们张先生是有名的大善人,你有什么难处就说罢,我们先生会帮你的。”老妇人听了这话方睁开哭肿了的双眼,哽咽着说:“去年丈夫生病去世,借债葬夫,偏偏儿子不争气,好吃懒做,又嗜赌,最近债主连续上门催讨,如今春天三月,哪来银子还债,债主立下最后限期,今天再不还,要抓上县衙解决。我只好来山里躲债。”老妇人还未说完,又哭了起来,张先生近前一步躬身又问:“老大娘,连本带利一共欠多少?”“五两银子。”老大娘答道。张先生听后,慨然表示:“老大娘,别为难,我代你还债。”一面说一面取出五两银子放到老妇人手中。走投无路的老妇人看着手里白花花的银子,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扑通”一声跪在张先生面前不断地叩头,表达她的感激之情。7 N6 @% M$ ]2 R! p) T
, }/ w1 d9 d/ x' |0 ~- g 三年后的春天,春分刚过,一天老妇人带着一个敦实的小伙子,寻访来到张家,老妇人叫小伙子向张先生跪下行大礼,拜谢先生恩情。原来三年前,老妇人的儿子得知张先生赠银还债,内心羞愧万分,感动不已,从此痛改前非,真是浪子回头,几年下来,家境便趋好转。老妇人取出五两银子,又取出一捧儿子从高山上挖来的蕙兰相赠,张先生忙说:“兰花我收下,银子还是带回去吧!”张先生送走母子俩,便将老妇人所赠蕙兰上盆莳养。
4 k7 O7 {; z5 v& T& C: L% X. h4 ~
/ A0 N: y) M8 x! W7 S 不久到了清明节,张先生所植蕙兰相绝继开放,香味清雅芬芳。一天一位颇识兰蕙的友人来访,细细审视发现其中一盆花葶细长挺秀,三瓣色似翡翠,紧边圆头,白玉捧心,如意舌上红点鲜艳。竟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妙!妙!张先生,此乃蕙兰中极品,价值连城呵!”: r9 n3 H% Q' _) ?
7 h& {+ L# R; |1 H5 ]
张家得极品蕙兰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在兰友中神速传开,观者络绎不绝,一天来了一位中年人,当他见到这盆蕙兰时,惊异地张开了嘴,长长地“啊”了一声,当即对张先生表示:“我愿出高价求购此花,你开价多少?”岂料张先生不为钱所动,一口回绝。中年人怏怏而归,谁知这中年人碰壁回家后,茶饭不思,越发增强了他追求此花的决心和毅力。一天他备足了厚礼,再次赴张家登门相求,言辞十分恳切,中年人爱兰至深的一番诚意终于打动了张先生的心,答应转让几苗,但他申明:拒收礼受银,要不就不给。中年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手足无措地摸摸衣襟,拉拉衣角,无意中碰到了佩在衣带上的翡翠玉佩,便立即解下来双手托到张先生的面前说:“给先生作个纪念吧!”张先生没有推辞,欣然接纳,信口念起了唐代诗人李慎的《咏兰》词:“香携满袖,似相逢解佩,江仙散尘缘。”于是便把这蕙兰取名为“解佩梅” 。
A1 \6 Z3 e! u1 N4 w( g4 K) }: H: E) K
时代车轮碾转向前,解佩梅也在不断绵亘繁衍,然而生不逢时的解佩,面世不久便遇上了长达一百余年的战乱,饱受战火的蹂躏,侵略者的掠夺,毁灭甚多。解放后,劫后余生的解佩又在文化大**中被当作毒草加以剿灭,即使侥幸流存,亦已廖廖无几,成为“稀世珍品” 。然而有一盆解佩在民国初年传入靖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断发展,如今竟成“天下之最”, “ 解佩梅的 拥有量居全国之首” 成为靖江兰界的光荣和自豪。(江苏省志·风景园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