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663|回复: 0

道德是个神马东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4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一直对道德保持着戒心。从各种食品的造假事件,到小悦悦事件等,均表明的道德的沦丧,于是社会上掀起一论又一轮呼唤道德的浪潮。以政府为主导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颁布,以及对道德楷模的宣扬,直至将雷锋抬出来,更是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道德崩溃的严重性。而学界为了挽救业已滑落的道德,结合新儒学的兴起,将道德推演到一个治国的高度。然而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面对市场经济的逐利性,面对无所不在的权力,好比是打了个水漂,不知所踪,并没有阻碍道德的整体崩溃。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我们不妨从哲学、人性、经济、权力和法律等几个角度加以解析。
  
记得早前本人在《从自然浅析东西方哲学的不同》[1]一文说过,东西文化的分水岭体现在各自对自然汲取养分的不同上面。东方汲取的是自然中柔性的一面,而西方汲取的则是自然中规律性的一面。柔性的一面体现在文化上,表现为诗歌辞赋和山水画,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就是道德,就是儒家所倡导的“礼”和“仁”。所有的这些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那都是“心性”,而“心性”的东西有具有不可测量性,比如一首诗,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欣赏标准,比如山水画,排除基本的美感之外,到底好在哪里?不同欣赏水平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恰恰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国人将“心学”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极致,并通过日常加以贯彻。导致我们是非的标准,总是以道德来判别。相反西方讲究的是实证,其哲学研究的主线是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一面,到后期,发展为科学的兴起。虽然我们在历史上也可以找到西方科学发展的影子,但是人家形成的是主流,而我们则是个案。比如几何学,我们虽然在很早就研究了勾股定理,但并没有将其运用到绘画上,可我们则很容易从达芬奇的绘画中发现几何图形,就是这个道理。即便在西方的中世纪,几何图形都运用在宗教绘画中,更不要说那些坚持科学的人,以其坚持真理的精神对抗宗教的统治了。这就是哲学所倡导的精神在具体生活中的体现。我并不认为对柔性的研究于人的本身是无益的,相反我们能够安于一种祥和的生活,但是对于治理一个国家而言,则需要更多的理性,而理性是道德的不确定性所无法展示和测量的,能够测量的恰恰是科学的实证精神。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靖江论坛(靖阅网)业务咨询:18952637888|热线电话:0523-84837888|手机客户端|手机版|小黑屋|靖江论坛(靖阅网) ( 苏ICP备18055248号-5 )

GMT+8, 2025-7-6 17:26 , Processed in 0.1989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