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25|回复: 8

一些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一)
    昨晚为女儿找4A英语书,把家里翻了个大半也没找到,却把自己所有的书籍又整理了一遍,还有那些泛黄的日记、书信,到最后索性坐在地板上饶有兴致地又看了个够。

    记得对文字开始感兴趣是在上初一的那年,最喜欢看的就是《少年文艺》,因为里面经常有本地的一名作家叫做范锡林写的儿童小说,我很是崇拜。印象最深的是一篇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记了。叙述了一个母亲因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自己的女儿最后想用自杀的方式来引起母亲的重视的故事。文章开头就是描写那个女孩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后躺在草地上恍惚中回忆起以前的事情,然后,所有的事情就象过电影一样采取了倒叙的方法铺展开来,很快我便融入其中,甚至也偷偷流下不少同情的眼泪。

    那时我的父母忙于各自的工作,弟弟还小。平日里在家照顾弟弟和一起上学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身上,这还是小事,最主要就是弟弟小时候很调皮,一旦他犯了什么错,母亲通常的做法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将我痛打一顿,说是我没带好弟弟。长期如此,我很反感,心里无端也生出许多怨恨的念头,为什么我要多个弟弟,没有了他我就得到父母所有的宠爱便没有挨打的事了。

    心里想着的便是母亲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看到那篇文章就触动了我心中最痛苦的那根神经,但也不至于学着她用那种极端的方法。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当时母亲不是不重视我,而是她们那辈人的思想就是最好家里生个儿子,才不会被村里人耻笑。也许母亲寄于了他很大的希望,而且我比他大几岁,应该是要照顾他的。那时的我可不会想到这么多,只是一味地怨尤母亲老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我,无故被挨打。

    于是,花了很多的时间也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的小说《我的故事》,大致就是不满母亲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了。还是用铅笔写的,练习本洋洋洒洒写了很多页,写到动情处自己不禁都潸然泪下。


    当我满怀激情地交给当时的语文老师看时,同时希望他也能同情我的遭遇(现在觉得这想法够白痴的)。那个语文老师现在也是本市的一名记者,和我同姓,那时他是刚大学毕业分到我们学校教我们这个班的。不料他草草看了几页,很轻蔑地来了一句,“不好好学习,写这个东西干嘛?”,顿时将我所有的希望击个粉碎。以他当时二十几岁的年龄来看我这个十几岁的小毛孩写的东西,我的这种想法是很幼稚和可笑的,我很是不满他对我的不屑一顾,但也没有从此减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成绩也一直保持的很好,这其中每次作文得分高也有很大的功劳。

    上作文课通常是我最喜欢的,总是两节课。上初中时老师通常的做法就是将提纲列出,要我们按照提纲去写,我很不喜欢,大家都写的一样一点意思也没有,我喜欢自作聪明地不按他的要求写,有时也会得高分。到了高中老师就是题目在黑板上一写,交代一两句,叫大家两节课写完交上来就走了。这样的自由发挥让我很是喜欢,我总是在第一节课做其它科目的作业,第二节课就是奋笔疾书了,总会在下课铃响之前交上去,从不打草稿,而且喜欢最后把题目写上,这是我一贯的做法。也有头疼的时候就是写议论文,最喜欢的还是叙述文,散文之类的题材。

    一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有时候一个念头出来,就拿笔开始动起来,根本心里也没什么谱。有时想想自己的前世是不是哑巴,不然这辈子哪有许多话要说呢。



(二)
    整理好的书堆里有很多杂志,最多的就是《读者文摘》,现在叫《读者》,上高中时是我唯一看的课外读物。拿到一期新的时,先挑有兴趣的题目大致看一遍,晚上回家就躺在床上细细地一页页地看下去。在下期还没到之前只能重复着以前的一页页,很多个夜晚这样的过去。

    工作后大部分工资都交给母亲了,自己只留很少的一部分,都用在了买书上面,母亲很是不满,数落我买的书有什么用,以后嫁个好人家才是正经。我是最不爱听她讲的这句话,根本就是“读书无用论”,父亲倒还支持我,因为家里的条件不甚理想,直到前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才正式拿到了大学文凭,虽然对于现在的我已起不了什么作用,但也真的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前几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奔走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呆的时间最长的就是那个水乡小镇,一到夜晚就直奔夜市。那里的地摊上的书很多,5元一本随你挑,每次都能淘到一两本好书。在那的两年时间里,买了很多书,大部分被人家借了看都不曾还我,我知道都是有去无回的,想想很心痛。每次乘车前去买一本杂志,乘车回家也买一本,大多是《读者》或《青年文摘》,有时看了一半就睡着,直到目的地才被同事叫醒,想来看书也有催眠的作用。

    这些书陪我在水乡度过了很多个寂寞的夜晚,伴着夏日阵阵的凉风,听着一阵阵的蛙鸣,手捧自己最喜爱的书,何尝不是一种沉醉的享受。这本《平凡的世界》是那年初到水乡的时候买的,扉页上写着20046购于兴化,已记不清是哪个夜晚了。

    那时候总是一群人还没等到天黑就打出租到那条小吃街上,每一家都是灯火通明的,每一次我们都选择不同的地方,每次点的一道经典菜目就是龙虾,因为要喝啤酒,辣人的香味总是能勾引我的胃,夏日的热浪暂时被空调隔断在了玻璃门外。那时的我和同事们总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啤酒,就着美味的龙虾,总也吃不够。吃完了,走过一条街就是夜市了,很热闹,书摊的旁边就是卖羊肉串的,嘴馋的时候也会买几串,等同事挑好喜欢的影碟已是半夜,等不到车就一路高歌走回工地。歌声飘荡在异乡的夜空格外清晰嘹亮,叫喊声最大的人通常就是最想家的那个人,我也不例外。

    我常常都是狠狠地把书抱在怀里,似乎也就不那么想家了。

    这样的生活在我的记忆里也渐行渐远,模糊得让我怀疑那个能一次喝二两白酒后再喝三大瓶啤酒的人是不是我,模糊得让我不再记得那些和以前的同事同甘共苦的日子。

    很感谢这样的夜晚让我能有这么多的回忆,有些感伤,也有美好吧。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我订了《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经常看到范锡林老师写的文章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很是崇拜,昨天,才在靖江报上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呵呵,年轻时估计也很帅的。现在,还是会订一些《青年文摘》《青年博览》、《家庭》、《知音》之类的杂志,睡觉之前总会翻翻。
有时候,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心也许就不会寂寞。。。。。。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范老师以前就住在江源热电站那里,现在不知还在不在那里。以前见过的。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有的存书和以前的涂鸦束之高阁已经十几年了,已经没有勇气去翻它了。
有时我想,我存起来的不仅仅是一些书籍一些涂鸦,也不仅仅是一些过去一些回忆,更多的可能是我对曾经理想的希冀和憧憬。。。
《平凡的世界》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只是觉得自己永远也不会有孙少平那样的执着艰韧和勇气。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书也是很多,最近看的少了,书放在那里,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范老师以前是县中的老师,上学的时候经常看见少年文艺上有他发表的文章,还记得他写的那篇你不是灰姑娘的小说,不知道范老师现在去哪儿了。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总奖励:6
发表于 2010-8-4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十年之前,到文联去开会,那时范是文联主席,戴着眼镜,当时大概有50岁的样子,善于写童话。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就会拥有一份难得的快乐~~问好八月,我们这一代人好像都是读着《儿童文艺》、《读者》、《青年文摘》、《当代》长大的,哈,能在书中感悟、思索成长,也不错。
公众号:靖阅网、新靖江论坛(www.jjsbbs.com)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靖江论坛(靖阅网)业务咨询:18952637888|热线电话:0523-84837888|手机客户端|手机版|小黑屋|靖江论坛(靖阅网) ( 苏ICP备18055248号-5 )

GMT+8, 2025-7-1 10:45 , Processed in 0.19565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