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止珠沉,奈何?
前两天无意读到闫红的《那些女孩教给贾宝玉的事》,觉得受益匪浅。梨香院中最为突出的女孩子之一——龄官,以前在我印象中一直不好,因为觉得她太作。贾蔷的万般迁就,却只换来了她怨怪和泪水——毒日头底下兴冲冲地为她弄来两只雀儿,却被她说成打趣自己;忙不迭地嘘寒问暖,也被她说成不管不顾自己的病情。可是最近回看——当贾蔷急匆匆要去请大夫时,她却说“这大毒日头底下,你即使赌气去请了来我也不瞧”——再联想到她在蔷薇花架下划“蔷”字,被雨淋湿然后被宝玉提醒,却又深深感觉到她的用情至深,借用最近的一句话:喜欢是放纵,所以可以随意地发脾气使小性子,因为知道他能包容和理解自己的委屈;而爱是克制,所以即使使了小性子却还是克制自己,宁愿自己不舒服也不准贾蔷在大太阳下出门去请大夫。关心体贴却又赌气嘴硬,表面强硬内心柔弱,这与林妹妹单对宝玉的态度如出一辙。《红楼》里有很多影射,以前受一位大师评论的影响,一直相信勇晴雯最像另一个黛玉,现在却认为痴龄官才是最最翻版的林黛玉。何况曹公把她设置得相貌也与林黛玉最为肖似。或许是曹公心中确有此想?然后龄官使宝玉明白了在我看来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从此后,只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罢了。”可惜龄官的关心体贴很可能被同病相怜的贾宝玉看在眼里的最多——贾蔷被她的埋怨和眼泪搞得团团转,能静下心来体味到这全是因为她的放肆和克制吗?但是,这样也好,有情有心之人自会有悟,又何必让他看到这些表象呢?若无心无情,即使眼见得再多心内也不会有太多体悟。再就是《布疑阵宝玉妄谈禅》,即使后人认为高鹗续写得不好,这一段落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的: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
宝玉道:“有如三宝 。”
整部《红楼》,宝玉和黛玉在一起时候有几段氛围是很和谐的,第一当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其后便是此段了。这段也很有深意,是宝黛在后期让对方“放心”,然,谁又能否认这是宝玉在受龄官启示后深化的脱口而出的感悟呢?可惜绛珠仙草终究逃不了把眼泪终其一生还给他也便罢了的结局。当再回看这段时,有的只是唏嘘不已。“水止珠沉,奈何?”“有如三宝。”这话可能在宝玉“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时,还历历在耳。
“水止珠沉,奈何?”
“有如三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