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眼泪 发表于 2013-8-17 20:10

也说写文

本帖最后由 天使的眼泪 于 2013-8-17 20:13 编辑

                                                                                                                  ——参加新靖江论坛第一届文学沙龙有感
现如今做纯文学的人,我感觉不多了。纯文学在这个年代,萧条了,没有市场了。
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纸质书的市场份额已越来越逼仄。大量的视频代替了文字传输信息,内容丰富传输便捷。我看到很多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他们是电子产物陪伴下长大的一代,平板和笔记本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提到看书,他们一笑,“看呀,在网上下载,可方便了。”又问:“你们都看什么书呢?”“可多了,悬疑的,武打的,言情的。”出于好奇,某日,我打开孩子们口中的某网站,点开一看,当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那些题目,就颇为吸引眼球,比如《总裁和他的小情人》之类。再仔细一读,不由得想起了二十多年前我上中学时读过的那些言情小说,情节雷同堆砌华丽的辞藻,但让涉世不深的我们读得津津有味,浮想联翩。再看这些文字,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方面还在重复我们走过的轨迹,甚至还不如我们。这真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
九十年代初是我们刚进入懵懂的青春时代,那时我们很幸运。那是诗歌辉煌的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舒婷的《致橡树》,席慕容的三毛的作品等。这些作品让我们在无意中得到了文学的滋养,在我们心中最早播下了向往文学之路的种子。
而如今,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读鲁迅的文章,读读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呢?现在的孩子,不喜欢这些对他们来说味同嚼蜡的文字。他们更喜欢读一些情节曲折,故弄玄虚的狗血故事。即便是读纸质书,他们也懒得去体会文字里的思想意境。他们喜欢读穿越故事,读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明显有编造痕迹的故事。这种现象绝不是个别,而是普遍。这值得我们每个做家长的,做教育工作的和写文者的重视。
作为一个写文者,既然是用笔记录,就得用眼观察,用心思考。写文者第一要具备的就是社会责任。如何来传承前人的文化,不让文化出现断层,这是每个文字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的文学作品似乎更多的是迎合市场的需要。孩子们需要的不再是大米和青菜,而是各种口味奇特的快餐,风味小吃。但仅仅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大量生产那些快餐小吃之类,而摈弃主食吗?当然不能,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必然会营养不良,会把身体搞垮。
所以我呼吁我们的写文者,多写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点滴的美,去发现去体验并加以提炼。给明天的孩子们记录下一个真实全面的今天,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当然在我们靖江,很庆幸还有这样一批在纯文学的领地兢兢业业耕耘着的人。庞余亮和陈永光老师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亦是大家的领头人。感谢他们,感谢各位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美好的下午。

雨季不再来 发表于 2013-8-17 20:39

欣赏楼主美文。

靖江贫民 发表于 2013-8-18 08:27

是的,快餐文学几近垃圾,毒害的是国家的机体。

钓不在鱼 发表于 2013-8-18 09:19

在物欲横流中更显文化之善美!

涓涓细流 发表于 2013-8-21 22:38

要大力推崇纯文学的理念,不要让一些非主流灰色调的无病呻吟卖弄风月的文字大行其道,这对文学的传承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说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