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在奔驰 发表于 2012-12-28 08:45

一个地方媒体发出了广大私家车主的心声 难能可贵(转帖)

致公安部的一封信

    尊敬的公安部领导:

    中国车主苦年审,可谓久矣。

    特别是临近年底,东方今报不断接到投诉反映“审车难”,鉴于此,在为期数日的采访调查后,东方今报于12月19日推出了大型调查报道《中国式审车报告》,引起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郑州市交巡警部门领导主动回应疑问,并对东方今报细致深入的报道表示感谢。

    在《中国式审车报告》中,东方今报将年审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1.工作人员故意刁难,改动检测线,私设障碍;2.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车主耗时耗力;3.黄牛猖獗败坏风气;4.附加条件太多,车主难以接受;5.检测线太少,郑州现有全部机动车审完至少需要两年。

    在这组报道的基础上,东方今报又对全国其他地方的车辆年审情况进行了了解和报道,证实了上述各种问题实已成为全国车主共同的切肤之痛。这种痛,一为耗时耗力终日奔波的成本之痛,二为面对冷眼俯首贴笑的自尊之痛,三为黄牛猖獗大发横财的公平之痛,四为公权私用坐地寻租的正义之痛。

    这种痛,既是民众之痛,更是政府之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强调,要“敞开大门访民意,敞开心扉听民声,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在热线电话中,在微博留言上,都能听到人民群众对“中国式审车”的迷惑与追问:为什么花自己的钱审自己的车却要忍受百般刁难?为什么花费数百元却只得到了类似“走过场”的服务?为什么本应该社会化的审车服务却被极少数公司垄断经营?为什么不能改强制年审为自愿年审?

    充分倾听民意才能做出科学决策,毕竟,人民满意不满意才是评价我们执法部门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

    我们希望,通过东方今报的客观报道,也通过一介平民的这封信,能有助于公安部领导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

    两个月前,国务院发文指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如今,汽车年审领域出现的利益勾兑和各自分肥,正是建立在公权力之手伸得太远而且缺乏监督的基础之上。

    为此,我们建议公安部对汽车年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真正实现社会化平等进入,公开透明,高效便捷,有序竞争,甚至更进一步,变强制年审为自愿年审,变检测制为登记制,让公权力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让执法人员远离利益诱惑,保持廉洁形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目前,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亿辆,汽车年检制度的点滴改进,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福音。诚如斯,善莫大焉。

    祝工作顺利!

    东方今报记者夏继锋

    2012年12月21日

宝马在奔驰 发表于 2012-12-28 08:47

公安部回应“中国式审车报告”

    今报报道引起全国30多家媒体关注审车难成微博热议焦点

    19日以来,东方今报2012岁末重磅调查《中国式审车报告》引发全国关注。昨天,东方今报记者致信公安部求解审车难,公安部相关部门也给予了正面回应。昨天下午,公安部交管局宣传处处长张明表示,已经在网上注意到了最近东方今报有关郑州审车难、审车点黄牛猖獗的情况,已经安排专人对东方今报的新闻报道进行了整理,并向部里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东方今报记者 王献军

    【公安部】 已将今报报道转交具体业务部门

    昨天上午,针对东方今报“上书公安部 求解审车难”的报道,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宣传教育处官方微博“交通安全微发布” 表示:相关信息已看到,我们会转交具体业务部门,谢谢关注支持。

    昨天下午,公安部交管局宣传处处长张明回应称,已经安排专人对东方今报的新闻报道进行了整理,并向部里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有啥进展会及时通报。

    张明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设定了机动车年审制度,但是,审车难是个别地方出现的现象,并不是全国城市的普遍性问题。

    对于机动车年审费用和检测机构的设置,张明向记者提供了相关国家规定。

    张明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机动车牌证工本费等收费标准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831号文规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在对机动车进行定期安全技术检验时,收取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费的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汽车每车次不超过100元,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摩托车、拖拉机每车次不超过60元的标准核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检验收取的检验费按照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

    张明还表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2009年第121号令)规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检测的原则,对安检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办法还规定,申请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有效期为3年。

   
   

宝马在奔驰 发表于 2012-12-28 08:48

【网友】 期盼公布审车费用的具体用途

    昨天,东方今报的报道,引起了新浪、搜狐等全国30多家媒体的关注和转载,让更多的车主和网友关注到了“中国式审车报告”。连日来,关于审车的话题,依然是微博和网友热议的一个焦点。大家在高度肯定东方今报报道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怎么这么难”:每辆车收费100元,郑州目前的机动车辆已经突破200万辆,市区机动车突破100万辆,每年收的这么多钱交到了哪里?用到了哪里?期盼交警部门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回答。

    @“大河寒江雪”:漯河市民评机关作风最差科室,车管所等一把手下课。郑州的敢不敢评选一下,让老百姓最不满意的部门领导也下课?

    @“审车猫腻”:相关部门能否公布一下社会检测机构设置的流程?让大家了解当时为何选择了这7家检测机构。

    @“就是不聊”:审车难肯定不能光怨黄牛,审车跑了三个地方,竟然不是同一个地方不合格,并且每次都是到4S店调过后再去的!后来没办法只有找黄牛,黄牛竟然一次全过了!不找黄牛,光你来回跑的路,费的油肯定比找黄牛贵得多!审车的地方都在说不能找黄牛,自己去审,可自己去审能通过吗?这中间没有猫腻吗?

    安徽网友@“愚公移山3243998”:我们这里也一样,不找黄牛你自己根本就审不过去,该用力拉手刹他不用力,黄牛一去就搞定,太黑暗了,黄牛和检测人员都是一伙的,要不然为啥我们这里连交警大队队长的小舅子都来检测站干领车员。

    @“轻飘冷叶3659178”:司机们都想开安全车,行万里路。平时都在维护保养心爱的车、车有毛病就在修理店里保养。全国各地的车族们强烈反对年年审车!


香槟狼 发表于 2012-12-28 10:36

最好是新买的车5年一审,然后每3年或者两年一审。

新桥好汉子 发表于 2012-12-28 11:56

可不是吗新车2年要你审什么老子的车有毛病了 老子比你们还紧张我更爱惜生命

凉生 发表于 2012-12-28 17:23

o(︶︿︶)o   都是没事找事的   应该俺车的使用年龄来区分年审的时段才合理   

明天就垒窝 发表于 2012-12-28 21:05

开通24小时服务~白天哪有时间啊   单位休息你们也休息   请假去扣工资还不如直接给黄牛~

四驱单车 发表于 2012-12-28 22:34

有个P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地方媒体发出了广大私家车主的心声 难能可贵(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