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发表于 2012-6-7 09:52

触碰内心的感想

   近来,我家楼下不像以往那么死气沉沉。动静时常,有了点生活气息。可每当我上下楼梯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似深沉,似凝重,似忧心,似无奈。    我家住三楼,而底楼正是每家每户的放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小车库。每天我都会正常的进出我家小车库,骑车上下班。可在前些日子的某天清晨,我家车库旁的另一个小车库动静异常,当我抱着好奇的心往里面探视着,车库里面搁着一张小床,一张小台子,两、三张叠在一起的椅子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车库的面积不到十平方而已吧,四面都是墙,一个小门朝着楼梯拐角处,无窗户,无阳光的黑暗角落。又谁曾想到,这样狭小的地方是准备给两位八十岁老人居住的地方....    过后的好些天,我的出行变得无以前那么顺利,楼梯下窄窄的走廊里放着电饭锅,小衣柜,水盆等....试想是啊,那么小的地方,又怎能让两位老人生活,吃饭,睡觉。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心凉了好久,在我看来,就算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为过。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这两位老人其中一位老爷爷已经有点神志不清,而老奶奶每天照顾着老爷爷,这让我更想了解一下他们的子女呢?我们这幢都是拆迁户,应该生活条件都还不置于此啊!    我每天上班的时候,两位老人端着小凳坐在楼梯口的拐角处,下班的时候,老奶奶总是在用小电饭锅煮着粥或面,每天如此。简单似又勉强的生活我不知老人心中作何感想,我心中不是个滋味,可却无可奈何...    这些天,我的脑海里常浮现出两位老人弯曲的背影,和那张不堪入目的小床。我忍不住问起我爸,这两位老人的子女呢,为何把年迈的父母亲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难道父母亲老了,就不想管了吗?可我爸爸对我说,不要妄下结论,你们年轻人懂什么啊!生活压力,生活琐碎,现实的残酷,你不到三、四十岁是无法理解的。当你要养父母的时候你就要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因为父母不希望成为子女的负担,只希望你们越来越好。老人老了,或许上不动楼梯,或许子女工作很忙,又或许他们认为在他们还能自理的时候又何必去麻烦子女,有容身之处就行...    这样的话似乎也很有道理,或许年轻的我涉社不深,不懂什么是生活...可是这一个月,我每天看着这样的情景,心里仍有一种抵触。我固执的下决定,在这样的一个年代,这就是不孝,不管什么原因,在老人安享晚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尽最大能力让自己的父母亲感受温暖,因为我们能陪她们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    我曾在网上看见一热帖,计算子女能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内容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老天眷顾我们的父母活到85岁,假设父母今年60岁,那还有25年的岁月中,我们除去自己吃饭,睡觉,逛街,工作,应酬或走亲访友等等..每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就70小时,25年也就1750小时,也就是73天而已。(有些在外地工作的远远没有这么多)    当我看到这一热帖的时候,感触非常,是啊,一年老一年,一日无一日,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当我们感叹一天又过去的时候,当我们感叹自己还有什么理想未实现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脸上皱纹已增多。又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与现实靠近,与理想脱轨....年轻的我或许不能妄下结论,或许我现在所想会被日后岁月的波折所改变,这个我也无从而知,但在现在的我看来,“子欲养而亲还在”是多么幸福与温馨的事情!而“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我们有遗憾那又有什么用呢?

皇家爱情琪琪 发表于 2012-6-7 10:14

要好好孝顺父母 多陪陪他们

新木 发表于 2012-6-9 10:38

本帖最后由 新木 于 2012-6-9 10:42 编辑

“子欲养而亲还在”的幸福与温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谢谢作者。写的太好了!您是一个有心的人!

凤飞舞 发表于 2012-6-11 07:34

影响身边人思想的最好办法是以身作则。。。
相信楼主一定会是一个好榜样

落叶无根 发表于 2012-6-18 06:54

尊重 感恩

天使的眼泪 发表于 2013-5-22 14:39

是啊,父母为子女付出了无限的爱,儿女能回报父母多少呢?爱自己的父母,从现在做起。

花开若相惜 发表于 2013-5-22 16:48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楼主文章写得不错,父母为孩子辛苦一辈子,他们的爱是无私的,虽然是不求回报的,做子女的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不能冷了老人的心,让他们在黑暗的痛苦中度过余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触碰内心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