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旭 发表于 2011-11-2 13:58

北京一夜

http://www.tudou.com/v/vRp3JykhJ-o/v.swfhttp://http://www.tudou.com/v/vRp3JykhJ-o/v.swf

蔷薇几度花 发表于 2011-11-2 14:00

楼主,帖子过于简单,浏览下版规,进行修改。

公子旭 发表于 2011-11-2 14:36

回 1楼(蔷薇几度花) 的帖子

别急呀!~在写文字呀!~

蔷薇几度花 发表于 2011-11-2 14:44

回 2楼(公子旭) 的帖子

好的好的,慢慢来。

公子旭 发表于 2011-11-2 22:03

这是一首凄美的歌,这是一个断肠的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传说。

北京地安门,自古出兵之地,多少男儿从这里北上击寇,命断沙场。又有多少女子在这里送走心爱的人,挥泪一别,已成寡人。

这可能是一对刚结婚的新人吧,大喜之日,宾朋满屋。新娘杏眼含羞,腮飞桃红。新郎挺拔健壮,憨声朗朗。新婚夫妇就等着今夜过后去开创自己美好的生活,过上你织布我挑水的安宁,幸福的日子。然而,烽火台上忽然狼烟四起,号角不断,驿道上,俊马如飞,星夜赶程。边关告急,军情直达京师。于是一夜间,紫禁城皇榜十二卷,征兵点将,青壮劳力,悉无可漏。一时间,哀号连道,锅冷灶凉。新郎自然也在从征军中。新娘也许也大哭过吧,也许只是小泣到天明吧,也许满腹之言却化作晶莹之泪而相顾无语吧。只是红衣未折,已是铁马钢甲。洞房未暖,已是北风萧萧。

地安门,新娘搜寻着军中的新郎,而新郎也在四处搜寻着美丽的新娘。或许冥冥中四目对望过,或许彼此在错觉中又出现过。尘烟落处,已是关外。

新娘一如继往,每天来地安门来向北眺望,又是一个冬天了,那门却一直没有打开过,或者似乎一直没有打开过。她忽然觉得好像自己的夫君就在门的那一边,她又听到了马蹄声,听到了凯旋的号角声,听到了丈夫在门的那一边呼唤着自己,她叹了一口气,那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扇厚厚的铁门,只有北风的怒号。她搓了搓已经冻得冰凉的手,继续缝她的绣花鞋,她要在丈夫回来之前把这双鞋子缝好,她要让丈夫看看,这鞋穿在脚上是否漂亮…..

地安门,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依旧站在那块熟悉的地方,眼睛里已经没有了焦急,浑浊的眼睛一如那冰封的潭水般平静,坚定。她已经缝不了绣花鞋了,但她仍拿着鞋。她,要等城门打开的那时候,把鞋换上,穿给丈夫看,她的丈夫肯定会回来,虽然她现在听不见了,也看不清了,但丈夫说过肯定会回来,会回来温暖她的手,会回来紧紧地把她抱住,会回来永远和她不分离,会回来不让她再在这冰天雪地里等待...

又是一个下雪天,站在那儿等待的她手凉了,身子也慢慢凉了。她走了,走的那么安祥,似乎已经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岁月,忘记了等待。

月光下,新郎回来了,身上的铁甲已经锈迹斑斑,头发凌乱不堪。然脚起处却不沾一丝灰尘。城门依然关着,磐如千年未曾开过。新郎看着那腐锈如身上铁甲的城门,慢慢张开了嘴,发出了像草原上狼一样绝望的,撕心裂肺的哀号,城里的新娘终于听见了,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站了起来,从她等待了一生的地方站了起来。刹那间,月光如流水一样洗去她所有的岁月,她美丽如结婚的晚上。她缓缓地走近了城门,穿过了那扇千年未开的城门。而城门也在瞬间轰然倒塌,化为尘埃。

唱过好多次北京一夜,第一次看到它的故事。地安门的传说。终于知道歌词的源头了。

老潘打鸟 发表于 2011-12-30 15:21

公子旭 发表于 2011-11-2 2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一首凄美的歌,这是一个断肠的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传说。

北京地安门,自古出兵之地,多少男儿从这里 ...

很悲惨啊   陈升和信的各有特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