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不见》赏析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仓央嘉措,生于1683年,是西藏历史上颇有争议的著名人物。他本性率直、大胆叛逆、超凡脱俗,但他阴差阳错地被推上了六世达赖喇嘛的宝座,最终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到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并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可以想见诗人何等苦恼和无奈。
本诗娓娓道来,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只有质朴无华的情感,只有任世事变换始终不变就在那里的爱情,就如天上的恒星,哪怕历尽沧桑都亘古不变。
从诗中我们可以遥想美丽的雪域高原,多情的仓央嘉措因相思踏雪而行夜会情人,是缘是劫?当破晓时分,人们读着一个男人在雪野里留下的清晰的夜奔足迹,那足迹急促而有力蜿蜒地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小巷深处,于是疑惑,沉思,继而惊愕,仓央嘉措在坦然地以爱情的名义歌唱的同时,也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其实,古老的爱情可以和任何一种宗教对话,因为它同样需要圣洁的内心和狂热的情感作支撑,需要苦苦的修行甚至勇敢的牺牲作代价,它是一个人人向往却永难抵达的彼岸,它像宗教一样宁静又忧伤。而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的爱情能达到这种至真至纯的无我境界呢?又有多少人的爱情能够无论世事变迁此情不移呢?
无论你见与不见、念或不念、爱或不爱、跟或不跟,爱都在那里,不悲不喜、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舍不弃!那是因为,爱已经溶入到每一绺香雾、每一声梵唱、每一个转动的经筒、每一颗朝拜的血泪!读着这种至真至纯的情与诗,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感动与感叹,更有一份难言的心绪和纠结。
http://www.baolianfeiyue.com/mp3/20100801.mp3 不知薇薇有没有查过
其实不是仓央嘉措写的。。 自《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李香山女儿深情演绎的这首诗在网站被疯狂转载,网友甚至仿照其句式,展开新一轮的造句热。很多人认为,这首《见与不见》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实际上,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谬误。这首诗歌,应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作者为扎西拉姆·多多, 顺便听首《见或不见》,哈哈。 引用第1楼咸鱼于2011-09-05 09:46发表的:
不知薇薇有没有查过
其实不是仓央嘉措写的。。 http://www.xjjbbs.com/p_w_picpath/back.gif
这个,真没查。。 引用第2楼咸鱼于2011-09-05 09:47发表的:
自《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李香山女儿深情演绎的这首诗在网站被疯狂转载,网友甚至仿照其句式,展开新一轮的造句热。很多人认为,这首《见与不见》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实际上,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谬误。这首诗歌,应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作者为扎西拉姆·多多, http://www.xjjbbs.com/p_w_picpath/back.gif
0.0原来是这样的阿。
回 5楼(蔷薇几度花) 的帖子
薇薇辛苦了。。 达赖不素敏感词~~留个念 花心大喇嘛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写的不错,但是《仓央嘉措诗传》序言里就澄清了很多误解,包括这首一直被误以为是仓央嘉措的情诗。
偷个懒,直接把微博里的贴上了。 咸鱼兄台挺不容易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