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学泡茶
文/风倾天下天气有点阴沉,夜幕降临时,走在小区的绿荫大道上,竟然感觉凉意阵阵。前两天的雷雨天气仿佛还在肆虐着我的身体,不争气的牙齿突然疼了起来。
一边是三三两两散步的居民,享受着空气中稍带着一些泥土气息而又夹杂着淡淡花香的味道,一边是有着些许泥泞的草坪,绿油油的小草上海挂着滴滴水珠儿,让人倍感清新。
我无心流连于这样的美景,捂着牙匆匆走过。这样的绿色此刻在我眼中仿佛有些漠然,看风景是需要心情的。身体微恙,心情自然也是微恙。中医上说,牙疼属于肝火旺盛,肝气郁结所致,尤其在春季,最忌动怒、急躁,易上火。
最近,我总是易怒,些许小事便会影响了我的心情。我以为,只要换了一个环境人就可以换一个心情了,以为可以远离之前,淡忘过去。我是换了一个环境了,刚刚搬了一个新家,可是依然没能从过往中走了出来,反而更为一些俗事而牵绊。
也许,还需要时间吧。时间才是一副治伤的上好良药。
按说,我这也不是伤。看得见的伤往往都是好的快的,唯有那些看不见的暗伤才致人死地。这样的暗伤大多与心病有关。心里倘若落下病根,那自然是无法药到病除的了。
牙疼一阵一阵的袭击着我。人们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不要命。我现在才知道这种疼有多疼。我自己的病,自己知道怎么回事。我泡了一杯春茶,热腾腾的,大口大口的喝,春茶降火。
就这样,一口烫茶,舒服一下,又疼一下。
痛苦和舒适纠缠不停。
茶泡的是普洱,都说普洱有宁心静神的功效。
昨天下午,我特地在杭州一家名叫“沐茗阁”的茶馆买来的,茶号7581,75是指75年的品种,普洱茶分9级,8是指8级,1是指中期茶中最好的。普洱茶越沉越好,喝普洱就是要喝出它的那种陈韵来,新上市的普洱茶大多有种苦味,超过5年以上的普洱喝起来就是芬香浓郁了。
老板娘说,喝茶要从研究茶道开始,茶道要从学泡茶开始,泡茶要用心去泡。泡茶就是一个茶艺表演,讲究的是一个心静,心无杂念,心静的人在斟茶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婉转自如、平稳端正、滴水不漏。
她一边与我讲着茶道,一边悠闲自在的斟着茶。是的,她这家茶馆看起来古典、优雅、宁静,更像是雅人文士聚会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经营场所。
我也去学着斟了两次茶,手却是抖个不停,茶水小半流在了茶桌上。我这才体会到什么叫品茶静心的感觉,什么是人茶合一的境界。心不静的时候,连烧出来的水都是带着火气的。所斟之茶也真的是味道浓淡不一,十次居然可以有十次不同的口感。
半天就在茶馆中匆匆而过。我都记不清究竟喝了多少杯茶了,只知道光厕所大概就去了五六次。但是,较之去之前的浮躁烦闷,一下午我竟然一点没有感觉到时光的匆匆流逝,也无半点的不安和烦躁。在听老板娘讲授茶道的过程中,竟然真的做到了心静如水了。
不过后来,我泡茶倒也是有模有样了,老板娘直夸我进步很大。其实,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心静了,所以做到了茶随心转。
临走前,老板娘借给我一本书《用心学泡茶》。喜欢茶的人都是好友之人,喜欢以茶会友。
我对茶并不想深入研究,只不过想借茶来宁心静神。不过这好似是一个道理,若要达到宁心静神,不轻易为俗事困扰,就得提高自身修养,以茶入心,以心入茶。
若能如此。做人,如同泡茶,自然也就能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气度了。
喝茶吧,我已经喝了三四大杯了,牙齿真的不大疼了,心里也安静了下来。
遂起身去楼下转转。小区临近街区,只要不下雨,每晚都会摆夜市,很是热闹。不过,我最常光顾的是书摊,去淘一些我喜欢的书籍。比如,散文集,杂文集,人物传记,历史学说,心灵小语等。
书价很便宜,更适合收藏。
我特喜欢和摊主砍价格,我觉得他们不一定懂书。这些书不过都是从人家家里收过来,或是废纸场搜罗出来的。那种武侠小说,或是奇幻小说,通常都要一二十块一本,而这种文学性的著作开价也不过十块左右。
喜欢这类书的人不多。而我,倒成了这些书的主要主顾。除我之外,并无几人会买。
今天看到一本书《在不确定的尘世》。里面说到耶稣的一句话:“我的离开是好的。”耶稣离开了尘世,但是他的灵却永远的在人间留了下来。很多人觉得离开是痛苦的。其实,离开对于有的人来说,也意味着某些烦恼的终止。这也是我换个环境的原因吧。
人,与人的想念,有时不会因为离开而终止,相反会因之而长存。
因此,我想对一些朋友说:“你离我有多近?很近,就在我心里;你离我有多远?很远,只在记忆里。”
或许,我的心里从此也落下了一个病根,但不会再疼了。 其实泡茶有很多学问的,需要好好学 总觉得茶道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喝茶,品茶的人,内心能得到净化,思想的杂质能被过滤。
如楼主所说,以茶入心,以心入茶。就如练剑的最高境界,人剑合一。 不知道茶道好学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