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1、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种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http://www.xjjbbs.com/p_w_upload/photo/Mon_1101/3282_0be612947983055865910b0f408c4.jpg
“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C = B: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和全画幅感光元件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http://www.xjjbbs.com/p_w_upload/photo/Mon_1101/3282_1dd4129479833566bfdd31b4bef8a.jpg
画面中儿童的头部和眼神基本处在黄金分割点的范围内,所能起到的作用是避免人物居中显得呆板,突出眼神位置,因为黄金分割点往往是视觉中心点。
2、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下图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4个点,用黄点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
http://www.xjjbbs.com/p_w_upload/photo/Mon_1101/3282_656c1294798381d06956ee4383f28.jpg
http://www.xjjbbs.com/p_w_upload/photo/Mon_1101/3282_c0d012947984011ac77dd24ac561c.jpg
直接参照图示的4个“黄金分割”点。例如,设想我们看到了非常引人入胜的风景,但缺少具有优美几何结构的被摄主体,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只会是一个空洞乏味的场景。试着寻找一个与这种单调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物体,并将这一被摄物置于黄金分割点位置,这样照片就有了一个明显的锚点,并将观众的目光由此出发引导至整个风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