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征文]总是一个人的秋天
今年的一个早上,列车行进在西北黄土,我撂开窗帘,周围白茫茫一片。一夜间,秋雪覆盖了世界。由于地理的变换,秋来得快,来得突然。我喜欢秋天,有一种沉甸甸的廪实感,所以长久以来,我就想写一篇有关秋的文章,却总也无从下手,那天我看靖江电视台有一个节目主持人在念一篇有关秋的散文,充斥着对秋收的感慨和对落叶的哀伤,稻田、河塘、大街、马路、秋菊与梧桐洋洋而不能尽,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换台了,因感写文章是好事,但因写文章有感却未必,我始终认为人们对秋的执着应在秋之外。
人未中年,却想写一篇有关“秋”的文章,这对于我可能多少有些牵强。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认为自己朝气蓬勃,青春扬溢,远未到老气横秋的年纪,何来秋之感慨?但多年以来,寒暑易节中却在不断累积和加深的秋的记忆,那种想从内心发出沉吟的冲动,使我对秋天欲罢不能。
依希记得童年的秋天里,有萧瑟的秋风和混浊的残阳,时近时远的飘来几声家畜的吼叫或是狗吠。母亲的形像永远是挥之不去的劳碌,不管是挎着一篮子的猪草疾步而过,还是在河边奋了地拔几根细瘦的芦柴,这种记忆如新闻联播的序幕,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开启对过去思想和怀念的闸门。那片土地离我远去二十余年,却永远是我在以后爬山涉水时滋生动力的土壤。
2008年的一个秋天黄昏,我挣脱了推杯换盏的故乡朋友,一个人驱车去寻找童年的土壤。夕阳已模糊在西边的世界里,车窗外同样有瑟瑟的秋风,苍凉中透着美好,就是这种感觉,那一刻我仿佛与童年越来越近,甚至近得有些唾手可得,然而我的脚却从油门踏板上渐渐地松开了,汽车在坦荡如砥的马路上滑行了很久。那天,我终究没有踏上那片土壤,我停下车,在夜幕中向那个方向凝视了很久,却见一片灯火阑珊的工业文明。秋天的童年,有无尽的美好,回忆中亦闪耀着黄澄澄的思绪,不可名状,但却乐此不彼,最后还是明白,那种初恋般青涩的记忆,留在脑海里,那是一种美好,如果想乾坤扭转回归现实,那只能是一种残破的惨淡。
多年以来,我一直辗转于大江南北,旅行的时间一般多在春夏,所以对秋的感慨少却也精致。
有一年在气势磅礴的壶口,旅行车抵达的时间已是傍晚,至身于巨大的瀑布边上,感受自然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斜阳再无暖意,秋风萧瑟。环顾四周,却发现在这个寒风凛冽的下午,只有我一个游客沉浸在寸草无生的岩石上,于是便来到远处几个兜售陕北柿子的老人那里搭讪,他们早于见怪不怪了五湖四海赶来出八十元门票看瀑布的人们,只是他们篮子里的柿子只卖一元五一斤,一位头裹白巾身披阳皮袄的老人似乎对我胸前的相机挺有研究,一眼看出是无敌兔,说用普通的相机与他拍照只收五元,如果是无敌兔那收十元,我笑着允诺,只是我不想与他合影,我只是让他背对着斜阳,取了几个景头。一个沟壑布满面部的老者,一轮黄土中静谧的夕阳,同样的秋意萧杀,却只怕,此时两人的心里呈现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同样的秋日里,我曾在喀纳斯的观鱼亭里俯看如碧玉般的喀纳斯湖水,周围布满火红的欧洲山杨,热烈奔腾的饱满!我曾驻足在西陵峡幽静的山村,仰望山际的茫茫雾霭,嘎然而止的宁静!也曾在丽江的酒吧,扶窗而观穿梭于眼前的色彩绚丽的少女,秀色可餐的青春!更有在雅鲁藏布江口,凝视云宵之上的南迦巴瓦雪山,力量厚重的巍峨!每每于此,我都把自己比作尼羊河衅那一缕孤直的藏家炊烟,袅袅而上,连同流离的内心,超脱在自然的斑斓之外。
一次在马洲公园的虹桥,我用镜头飞快捕捉到一个三口之家场景,一个依呀学语的小孩,牵着两旁年轻父母的双手,拾阶而上。。。。。。,今天,他们向前去时,怀着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若干年后,他们回来,也许会在桥上席地而坐、促膝相谈的时,心里多的也许是那份沉甸甸的旅途和成就满怀的豪迈!
一个人的秋天,置身在一个芸芸众生的城市,却总感觉只有一个人的存在,秋带给人静思和遐想,扬子江里的船在前行,很少有人知道它驶向何方,但至少在某一个雾色秋天的早晨,人们会发现,它正静悄悄地泊在一个港湾。
http://www.xjjbbs.com/p_w_upload/Mon_1011/74_1185_adaad549a8ae307.jpg
(胡乱成文,见笑) 拜读楼主的美文~~秋,是一个让人感怀的季节 凉秋· 弱柳不寄伤怀梦,风华尽染叶霜红。
青山无处不宜秋,寒江余响听晚钟。
寂寂疏林渺似烟,点点归帆落日中。
世事浮云任去留,我自放歌向天穹。 秋天,举头观望璀璨的星光;明亮的月亮;闪亮的星斗!
无论是出差在外度过的重阳节,对家乡的思念,还是在家里的秋忙!!!
楼主说的太谦虚了,我们原创就是少的这种美妙的文字,期待楼主的更多佳作 读红黑的文字,我不禁感同身受.
生活在路上,风景在别处.童年的记忆里那片美丽的油菜花已不复存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脚步毫不留情地摧残;了我们最初的最美好的记忆.
感谢红黑与我们分享你的感悟. 写的真好,倾注了感情的文章 用秋天的金黄交换冬天的纯白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纷纷坠落.转过身,仿佛看到,童年的我,正在抬头看这些叶子,总觉得飘落的黄叶,比依然粘在枝头的青叶,要美丽生动得多. 语言干净利索,主题清晰明了。
是一篇上乘的作品。 那天,我终究没有踏上那片土壤,我停下车,在夜幕中向那个方向凝视了很久,却见一片灯火阑珊的工业文明。秋天的童年,有无尽的美好,回忆中亦闪耀着黄澄澄的思绪,不可名状,但却乐此不彼,最后还是明白,那种初恋般青涩的记忆,留在脑海里,那是一种美好,如果想乾坤扭转回归现实,那只能是一种残破的惨淡。
这种情愫也多次在我心中涌动过!
对于此文的评价和楼上那位熟人一样! 读楼主的帖子我想起一首老歌<<把根留住>>.
总是一个人的秋天,总是一个人的旅程.楼主的文字写得行云流水,只是我好象读到了一丝孤寂,一点沧桑...,
不知道我说的对否? 引用第9楼欧阳中才于2010-11-09 21:42发表的:
语言干净利索,主题清晰明了。
是一篇上乘的作品。 p_w_picpath/back.gif
很多写秋的景,作者却写到了秋的神。作者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去描述了秋的悠长、厚重,从年幼的记忆写到中年的感触,从乡村写到城市,从城市写到边陲,从繁华之地写到大西北,写到古文明的发祥地,可谓笔笔千钧,意义深远。
而后,笔锋陡然一转,却毫无滞留之意,突然将天马行空的思绪带回到现实生活,我们的故乡马洲,当观众还停留在你的美妙世界中的时候,会忽然发现自己是站在现在的时空去感受你跨越时空的秋意。人回到了起点,思绪还在飘扬。
最后,作者用一个带有沉思和遐想的语气,将秋突然就停留在一个静悄悄的港湾,这焉知不正是作者的思绪呢? 只是第一段开篇描写了大西北的秋雪之后, 本来已将大家突然带进了一片大西北的秋之世界中,充满了遐想和神思,
第二段、第三段突然就离开了这个意境,写起了自己秋外的一些话题,虽然还是秋,却离开了神,我觉得未免有点美中不足。尤其是第二段,第三段后半段还能起到一个启下的作用。
倘若可以延续着第一段的秋意继续延伸开来,写一些秋的感悟或情景,然后将思绪用一种回忆的方式带回到童年会更好,这样便可以使得通篇文章都沉浸在一个秋意中,铺展开来。这样更加完美了。
呵呵,这只是个人见解,因为本人毕竟不能完全了解作者的心境和感情世界,所以点评可能也有失偏颇,请勿见怪! 偶然看到这里热闹,随便写了一篇,前后个把小时,也没有看有无错别字,谢谢楼上的热心网友对这篇文章的关注
回 15楼(红黑) 的帖子
呵呵,我们以前可是见过的,我一直很欣赏你的文字,这样的文章一气呵成,实乃佳作! 写的好回 4楼(香帅) 的帖子
头像挺不错的 就是不知道本人怎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