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经典——《雨霖铃》
<TABLE id=table1 style="LEFT: -30px; WIDTH: 719px; POSITION: relative; TOP: 80px"><TBODY><TR><TD width="100%"><DIV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p0.images22.51img1.com/6000/wy1653330/0f18ad4a603c8d4f4e4a952591999f7d.jpg" border=0><EMBED style="LEFT: 280px; WIDTH: 402px; POSITION: absolute; TOP: 60px; HEIGHT: 420px" src=http://imgfree.21cn.com/free/flash/7.swf type=application/octet-stream quality="high" wmode="transparent"><EMBED src=http://sc.wtxy.net/wtxymusic/xkly.wmahidden=true type=audio/mpeg AUTOSTART="TRUE" LOOP="TRUE"></DIV></TD></TR></TBODY></TABLE><BR><BR><BR><BR><BR><BR> 《雨霖铃》词牌来源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背景:
宋都汴京 ( 今河南开封 ) 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
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傍晚的云气。
⑩沉沉: 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更与何人说..............................
页:
[1]